党建工作

学党史 忆初心 诵经典 铸忠诚 ——《邵少康致弟弟邵尔钧》

发布时间:2021-04-08 08:15:38阅读量:

0

【字体:

 邵尔谦,后来改名少康、邵亢,1929年生于北京。1949年3月参军入伍,在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炮兵第二师文工队任队员、演员、乐手、创作员。1950年10月16日入朝作战,1953年10月15日归国。


《志愿军战士家书里的中秋节》

——邵少康致弟弟邵尔钧

(1953年9月22日)

尔钧同志:

你没有来过朝鲜,你知道朝鲜秋天的景象吗?

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山间的田野里一片金黄,大豆生长在密密的高粱林里,谷穗低下头来,像沉睡一样,风是吹不醒它的。它左摇右摆,决不把头抬。金风从山岭上掠下来,吹落了落叶乔木的黄叶,吹得高粱叶沙沙的响,吹到冲积平原上,便翻起一阵金黄的稻浪。苍松翠柏是常年绿的,可是那落叶的乔木、灌木便开始了它凋落的生活。秋,把山染得更美丽,那些不知名林木的叶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有时,你会在一个山的任何一部分看见一片飞红似火,那就是红叶。秋天不只是把一切都吹得一干二净。你可以走上任何一座山上去看,野桃子黄了(这种桃子熟了不红),山葡萄紫了,栗子、胡桃、山丁子、软枣、酸枣都熟了,你可随便找着吃,山上的野果没有主儿。

你知道朝鲜人民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

他们都把碗擦的干干净净(朝鲜大部分用铜碗),在今天做上一顿好吃的。一家老少,有的是一个家族,穿着浆洗很白的衣服,到山顶上去祖坟前祭奠。这就是以怀不忘的意思吧。我没有看到他们吃过月饼。有用粟油、豆油摊“弦水”吃(你在家里也吃过吧!用白面和以瓜丝后,用油煎)再吃点麦芽糖,喝点米酒,这就是一般农民的过节生活。这算过节改善伙食吧!你想,这样生活条件苦不苦呢?这要与中国人民过节生活相比,是艰苦的。他们可是很高兴的。一年来,春耕夏锄,在敌机轰炸和破坏下,战胜了一切困难,现要收获了。你可以想一想,他们内心是多高兴。朝鲜是勤劳、勇敢、乐观的民族。他们在抗击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和十四个帮凶国家的侵略,付出多少牺牲和代价,对和平事业有多大贡献呢?这就是为什么在停战以后和平民主阵营国家都大公无私的给朝鲜以各种援助的原因。我想,战争停下来,他们会很快的恢复战前的生活而一天天的向上,战争要是打下去,朝鲜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最后胜利!

你看见过朝鲜的月亮吧?这可是开玩笑。你现在正看月亮那吗?

在朝鲜这三年的样子,有几个月夜我是忘不掉的。一九五〇年十一月的月夜,是我初经顽强军事劳动的一天,我可没有熊,我跟战士们一样干。你知道,秋天是打仗的好时候,有月亮也是夜战的好时候。一见到月亮,或是见过仲秋节的月亮,都要有些想法。你记得李白有此感触吧!

“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你念过苏东坡那首词吗?(已隔六七年之久,记忆已不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你说我有什么感触呢?当然,我可以胡乱的写一首诗什么的。在今天的月夜,我还不那样做,它使我回到以往的日子里。

五一年的中秋节,是个很热闹的月夜。部队向前移动,小后方要搬家,我接受搬家任务。这天晚上,坐着汽车跑了一夜。车子经过“谷山”,平原上一段七十公里开阔地上,飞机封锁的特别厉害,敌人的夜航机B25又投弹、又扫射,路炸得坎坷不平,天空上悬挂起几十个照明弹,再加上皎洁的月光,地上有一颗针都能看见,公路两旁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向天上交织成一片火网。

坐在车上颠簸的坐不稳,但是还抬着已经发酸的脖子看着,总希望看见夜间打落飞机是什么样子,或许是拖着一条红火的尾巴,从天而降……“咔咔咔—咕咕咕”敌人一排机枪打在附近,汤姆弹在地面上爆炸了,闪出蓝色火花。(我)告诉司机“把紧舵轮,快跑,可能发现咱车子啦!”那阵可没想家或是怕死,总是想快跑过封锁线,胜利完成任务!

一九五二年的中秋节,比起以往的日子更有意思。我正随部队参加一次反击战。月亮还(没)有上山时,我同一个同志野地里割荒草,敌人冷炮在附近不住(地)落。进入阵地已经四天了。连夜挖阵地,白天便伪装起来。到山上去砍木料,晚上在(再)从山上拉下来盖阵地,都对月亮感觉兴趣呢!不然摸瞎干活更慢了。困哪!已经三天四夜没睡了,在干活休息十分钟的时间,就有睡着的危险。再努最后一把劲,割些草,铺在靠上(山)崖的单人掩体内,好睡觉。吃月饼吃梨,吃苹果吧,不然怎么打胜仗啊!真是的,月亮照在静静的阵地上空,这是激战前夕恐怖的寂静,除去偶而(尔)的冷枪冷炮、敌人夜航机的声音以外什么也听不到 。眼睛像塞满什么东西是(似)的,眼珠都不灵活了,胀得发痛,勉强的记了日记,倒头便睡。

现在我做什么?正在窗前给你写信。

五个年头过的多么快,不知道明年的中秋节在什么地方来回忆今天的,是怎么样的活着(的)。

尔恒兄我日前去一信,始终没见回信,情况你了解否?

我给尚大爷、李瑞龄老师去师(信),均已回信。惟(唯)香烛店李酉山老先生没回信。

你所要的像片(1950,在沈阳照的)底版我已找出,俟不日归国后,洗好为你寄去。

我身心均健康,勿念

祝幸福

致军礼

邵亢

于朝鲜成川郡玉井

癸巳仲秋

1953.9.22

朗读者:李艳明

 《志愿军战士家书里的中秋节》.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