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吴洪淇 校友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布时间:2020-05-13 20:38:23阅读量:

0

【字体:

 




职称/职务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证据法学研究所副所长,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电子邮件

主要兼职

1、《证据科学》杂志编辑(2015-);
     2、中国法学会《司法改革内刊》编辑(2015-);
     3、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理事;
     4、上海交大法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 );


教育与访学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证据法学专业,2007-2010年

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09-2010年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访问学者,2015年12月-2016年1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学理论专业,2004-2007年

兰州理工大学法学学士,社会科学系, 1999-2003年


承担项目情况

1、“科学证据错误的生成与防范机制研究”,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

2、“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机制研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项目批准编号:11CFX056,已结项;

3、“刑事错案中的科学证据研究”,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主持,项目批准号:18YZC820066,在研;

4、承担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司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17ZDA129)子项目“司法评估的方法论研究”,在研;

5、“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模式研究”,2017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项目编号:17FXC032,在研;

6、“司法证明过程的机理与规制”,2014年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主持,项目批准编号:201406,在研;

7、“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的刑事证据排除规则研究”,2016年校级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主持,项目编号:16ZFQ82010,已结项;

8、“证据排除规则的内部结构与运行环境”,2010年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持,项目批准编号:ZK1006,已结项;

主要学术成果

(一)著作

1、《转型的逻辑: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内部结构》,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证据法的理论面孔》,独著,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曾先后获得法律出版社首届青年法学出版基金“金獬豸”奖、第二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三等奖、第六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3、《法律职业的危机与改革》,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获得第五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4、《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吴洪淇、杜国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证据法学反思:跨学科的转型》,独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反思证据:开拓性论著》,吴洪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对抗制下的法律职业伦理》,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主要论文

1、“证据法系统化的法理阐释”,独撰,《法学研究》(CSSCI),2019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转载;

2、“司法改革与法律职业激励环境的变化”,独撰,《中国法学》(CSSCI),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刑事证据审查的基本制度结构”,独撰,《中国法学》(CSSCI),2017年第6期;《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9期转载;

4、“法律边疆地区的纠纷解决与职业系统”, 刘思达、吴洪淇,《社会学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转载;《中国社会学》(第9卷)全文转载;

5、The Ecology of Organizational Growth: Chinese Law Firm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with Sida Liu,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美国社会学杂志》)(SSCI),November2016issue(vol. 122, no. 3);

6、Evaluation and Regul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Lawyers in China,Wiscons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威斯康辛国际法学期刊》),2020,forthcoming.

7、“刑事证据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独撰,《中外法学》(CSSCI),2018年第1期;

8、“律师职业伦理的评价样态与规制路径”,独撰,《政法论坛》(CSSCI),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要报第92期转载。

9、“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独撰,《当代法学》(CSSCI),2018年第3期;

10、“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变革与优化路径”,独撰,《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8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1期转载;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要报第119期转载;

11、“非法言词证据的解释:利益格局与语词之争”,独撰,《法学家》(CSSCI),2016年第3期;《中国检察官》2017年第1期转载。

12、“证据法的理性传统与理论维度”,独撰,《法学评论》(CSSCI),2016年第5期;

13、“证据排除抑或证据把关: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研究”,独撰,《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6年第5期;

14、“边沁、威格摩尔与英美证据法的知识传统——以证据与证明的一般理论进路为核心的一个叙述”,《比较法研究》(CSSCI),2009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2期转载;

15、“城邦如何构建:变迁中国的法律职业解说”,《政法论坛》(CSSCI),2008年,第6期;

16、“美国律师职业危机:制度变迁与理论解说”,独撰,《环球法律评论》(CSSCI),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5期转载;

17、“阐释与理论:英美证据法研究传统的二元格局”,独撰,《华东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2期学术卡片转摘

18、“证据法中的跨学科研究:挑战与回应”,独撰,《北大法律评论》(CSSCI),2016年,总17卷第一辑;

19、“证据的基本定位与法治化问题”,《浙江社会科学》(CSSCI)2019年第8期

20、“司法改革转型期的失序困境及其克服”,独撰,《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3期;

21、“刑事证据辩护的理论反思”,独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1期;

22、“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的证据裁判原则反思”,独撰,《理论视野》(CSSCI),2015年第4期;

23、“律师职业伦理规范建设的回顾与前瞻”,独撰,《交大法学》(CSSCI扩展版),2018年第2期;

24、“徘徊在国家与市场之间的法律职业”,独撰,《二十一世纪》(香港),2017年第6期;

25、“法律人的职业化及其实现状况”,独撰,《证据科学》(CSSCI扩展),2015年第1期;中国法学会《司法改革内刊》2015年第二期全文转载;

26、“英美证据法的程序性解构”,独撰,《证据科学》(CSSCI扩展),2012年第5期;

27、“从经验到法则:经验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引入与规制”,独撰,《证据科学》(CSSCI扩展),2011年第2期;

28、“证据科学的走向:国际视野与中国语境”,《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29、“职业自主性与律师行业定位的三重维度考察——以新律师法为核心对象”,《西部法律评论》,2008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30、“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建构与检视”,独撰,《证据学论坛》,第17卷,2012年;

(三)主要译文

1、“什么是证据法?”,《刑事法评论》(CSSCI),翻译,2015年第35卷;

2、“证据法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刑事法评论》(CSSCI),翻译,2013年第32卷;

3、“再次认真对待事实”,《法律方法》(CSSCI),翻译,2013年第13卷;

4、“现代证据法的兴起”,《证据科学》,翻译,2008年第1期;

5、“认真对待事实”,《法律方法》(CSSCI),翻译,2012年第12卷;

6、“微量物证的法律描述”,《证据科学》,翻译,2008年第4期;

7、“真相及其敌人”,《研究生法学》,翻译,2008年第23卷第5期

8、“美国律师事务所组织结构的变迁:1960-2000”,《律师文摘》,翻译,2008年第1辑;

9、“将律师与委托人的利益结合起来”,《私法》,翻译,第8辑第1卷(总第15卷);

10、“法律作为一门职业”,《律师文摘》,翻译,2006年第4辑;

(四)教材与合著

1、《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6》,张保生、张中、吴洪淇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5》,张保生、张中、吴洪淇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张保生、张中、吴洪淇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证据法学》,张保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4年第2版,撰写第二章;

5、《律师与公证制度》,王进喜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撰写第一、第九章以及第六章部分。

获奖情况

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发,2012年度);

2、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中国法学会颁发);

3、第六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

4、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

5、首届青年法学出版基金“金獬豸”奖(法律出版社,2019年);

6、第二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三等奖);

7、第六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颁发)

8、第五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7年)(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颁发);

9、第三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1年)(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颁发);

10、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

11、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

12、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钱端升青年学者)(2017年);

13、中国政法大学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年度青年奖(二等奖)(2018年);

14、第五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

15、中国政法大学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年度青年奖(三等奖)(2019年);